(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注释]
(1)善:擅长,善于。(2)几:几乎,接近。(3)尤:罪过、过失。
[正译]
最善的圣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于在众人都厌恶的位置,这就最接近于道了。最善的人,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善于讲求仁爱,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治理国家,做事善于发挥才能,行动善于把握时机。因为圣人与世无争,所以没有忧患。
(解说)
这一章(《老子》八章)中,老子先用简截明了的四个字“上善若水”来概括和总起全文。
“上善若水”。
结合下文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我们就可以得出“上善若水”的真实意思是指最善的圣人的才能和智慧卓著,因为最善的圣人的才能和智慧卓著,所以他才能够在处理各种世事时做到像水一样应付自如,因应无穷。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按照老子一贯的讲话习惯和风格,老子一般在先用简截明了的话来概括和总起全文后,下面会进行展开和说明,进行层层讲解和分解。
但是在《老子》八章中,我们却看到老子先用简截明了的四个字“上善若水”来概括和总起全文后,下面“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好像是对上面 “上善若水”的解释和说明,但是又总感觉偏离主题和不对劲。
我们应该怎样来解释它们呢?
我们认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本来是对上面“上善若水”的解释和说明,意思是水对于滋润万物是应付自如、因应无穷的,所以圣人处理世事时也是像水一样应付自如、因应无穷的。但是因为老子讲话有跑题的习惯和爱好,所以老子说着说着就从“水善利万物”跑题到水的“不争”上去了,然后又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水的“不争”的话题上跑题到“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上, 他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的发生跑题,总共跑题了两次,然后又回到原先的“上善若水”的话题继续讲下去,这就是下面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了。
那为什么老子在说到水时,说到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时,他怎么会从水的“不争”一下子联系跑题到“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上去了呢?水和道之间它们究竟有什么相似和共同之处呢?
那是因为水和道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它们都是柔弱低下的。
在老子的哲学和宇宙观中,道是极其柔弱低下的。《老子》三十二章说“道常无名之朴,虽小,(天下莫能臣)”,《老子》三十五章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老子》四十一章说“道隐无名”。道是最小,小得不能再小;道说出来,淡然无其味,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到;道隐去没有名称,——所有这些不是说明道是极其柔弱低下的么?
所以老子的道就是柔弱低下的。《老子》四十章对此总结说“弱者道之用”,意思是柔弱是道的运用。
而水也总是喜欢向低处流,甘于处下,不争上游,所以说水和道相类似。
因为水甘于处下,不争上游,和道相接近,所以老子在说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水的“不争”时,就一下子联系跑题到“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上去了。
“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一句与上句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关系联系不大,倒是与从开始句“上善若水”跑题到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水的“不争”的话题相连接。
因为“夫唯不争,故无尤” 与上句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关系联系不大,所以我们认为这是老子在离开原先讲述的“上善若水” 的话题发生的跑题。
因为“夫唯不争,故无尤”,是与从开始句“上善若水”跑题到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水的“不争”话题相连接,所以我们可以认定, “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是老子在讲述完“上善若水”的命题,又回到原先跑题到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水的“不争”的话题继续进行讲述而发生的现象。
这样,老子在八章中发生的跑题就发生了跳跃的反复的比较高级和复杂的情况。不仅老子在八章中出现一个话题接一个话题的跑题,而且也发生了跑题后回到原先的话题和原先跑题的话题继续进行讲述的高级的和复杂的情况。
因为老子在八章中出现一个话题接一个话题的跑题,和发生了跑题后回到原先的话题和原先跑题的话题继续进行讲述的情况,所以虽然老子讲话发生了跑题,但是人们读起来却感到有一种连贯感,感到很自然,很顺口,这都是体现老子跑题艺术非常高妙的地方。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在《老子》八章中,老子本意是说最善的圣人的才能和智慧卓著,所以他才能够在处理各种世事时做到像水一样应付自如,因应无穷。但是水的不争又和圣人相符合,所以老子就把像水一样的应付自如和水的不争都集中到圣人身上,既说圣人像水一样应付自如,又说圣人像水一样不争。老子将像水一样的应付自如和像水的不争这两方面在圣人身上错综起来说。这样,你说《老子》八章是说圣人像水一样的应付自如呢,还是说说圣人像水一样不争呢,还是二者兼而有之呢?这样你就说不清了。这样就使《老子》八章出现了跳跃的和复杂的情况。
而《老子》八章出现的这种跳跃和复杂的情况,也与老子在讲话中喜欢发生跑题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老子在讲话中喜欢发生跑题,所以这就使他的讲话出现跳跃和复杂的情况。所以我们说,是老子在讲话中喜欢发生跑题的习惯,是造成《老子》八章出现跳跃和复杂的情况的原因。
总之,认识到老子在讲话中喜欢发生跑题,研究老子在讲话中跑题的特点、特色和艺术,是我们能够成功解释《老子》一书中我们通过正常逻辑认为很难贯通的一些疑难章句的关键和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