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爱党、爱国、爱民政治意识和责任感强。

二、依靠过硬的汝瓷专业技术建功立业,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推进非遗发展,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
(一)一部专著,行业先锋:

(二)两大发明,独领风骚:



第一次: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李廷怀大师手工作品“和谐中国瓶”“中华龙尊”“明珠瓶”“直口瓶”“海宝”五件作品做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
第二次:2015年12月,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14次会议在郑州举行。李廷怀大师手工作品玉青釉白胎瓷“龙头杯”被指定为会议专用杯,作为国礼由李克强总理赠送给各国政要,受到20多位国家领导青睐。河南省委外事办出具证明信。
第三次:2017年3月,李廷怀大师作为中国经贸代表团成员,随李克强总理出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大师手工作品“仿古支钉烧天平洗”作为国礼赠送两国元首;
第四次:2017年6-9月,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世博会上,“活态瓷龙头杯”“玉壶春瓶”“风水茶具”等6个品种102件“廷怀窑”三大系列产品:仿古天青釉、发明专利产品玉青釉、活态瓷大师手工作品被选为中国馆指定礼品;6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中国馆。世博会组委会发来感谢信。
第五次:2018年4月,“亚洲博鳌一带一路健康论坛”在海南举行。“廷怀窑”大师手工作品玉青釉白胎瓷“快乐杯”、“天圆地方健康杯”等作品被选定为会议用杯,并作为国礼赠予各国政要、专家、学者。




1.个人主要荣誉
2007年4月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汝瓷专家)”;
2008年3月被评为河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
2011年10月,被授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2012年2月,李廷怀被选为平顶山市政协委员,出席平顶山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
2013年3月,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14年4月,当选河南省劳动模范;
2016年10月,当选党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
2017年3月,当选汝州市第八届人大代表并出席会议。
2017年9月2日作为中国企业家代表受邀出席在厦门市举办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
2018年4月,中国·健康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在廷怀窑成立健康养生杯绿色基地,任命李廷怀同志为基地负责人。
2018年5月,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汝瓷烧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12月15日,李廷怀大师受邀参加第六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乡村振兴颁奖仪式,并参加人民日报社举行的第六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暨第十二届国际公益慈善论坛,李廷怀大师被授予“2018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2019年4月29日,李廷怀大师被评为汝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9年8月4日,当选2019第五届全球华人影响力盛典建国70周年杰出贡献人物,并荣获“建国70年70人非遗传承保护杰出成就奖”荣誉称号。
2019年10月18日,荣获“中国陶瓷文化传承推广贡献奖”。27日,河南省第三届“豫创天下”创业创新大赛全省决赛创业组三等奖。
2019年7月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和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高等研究院聘请为研究员。
2019年10月,李廷怀大师被聘为中国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研究员。
2019年11月7日,李廷怀荣登进博会2019国际食品与大健康发展论坛。
2019年11月10日,李廷怀赴革命老区大别山干部学院参加河南省党的十九大和省十次党代会基层一线代表培训班学习。
2.除五次国礼外,作品主要荣誉
2004年3月,作品弦纹尊在首届中原陶瓷作品展上荣获一等奖;
2006年初,成功烧制出张公巷北宋汝官瓷;10月,“豆绿釉玉壶春刻花瓶”在中原“超越杯”大赛中被评为“金奖”;11月,“仿古釉特号盘”在中国五大名窑陶瓷作品展上被评为金奖;12月 “汝瓷盘”在中国陶瓷名家精品展荣获“最佳珍藏品”荣誉;
2008年6月作品“貔貅”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大赛获一等奖;10月作品“珠宝古币炉”及“清华大学盘”、“玉壶春”、“平型关大捷盘”、“八卦鼎”在香港首届“紫荆花杯”国际艺术博览会上被英国珍宝博物馆正式收藏;11月作品卵青釉“鼓钉洗”在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暨国际艺术精品展博览会上被评为2008“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09年9月,《虎头洗》、《玉兰花瓶》在2009“闽龙杯”全国陶瓷原创设计电视大奖赛中部赛区赛事中荣获一等奖;
2009年11月汝瓷《御窑藏虎》在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暨国际艺术精品展博览会上获得了“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10年9月作品“天韵”在首届中国历史名瓷烧制技艺大赛中被中国陶瓷协会评为金奖;10月汝瓷《荷韵》在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2010“天工艺苑 ·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11年10月作品“盘口长颈瓶” 在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览会上荣获金奖;
2013年7月,汝瓷《荷初》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举办的第三届“大地杯”陶瓷作品评比中荣获金奖;
2014年6月,汝瓷《丰谷罐》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举办的第四届“大地杯”陶瓷作品评比中荣获金奖。9月《观音盘》在省文化厅举办的第二届河南民间艺术展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2015年1月,廷怀汝瓷作品《豆绿釉·富贵团寿盘》入选由教育部2013年审定的、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科书;
2015年6月26日—29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2015中国国际轻工展览会”在北京举行,李廷怀大师创作的《折肩三弦洗》在“大地奖”陶瓷评比中荣获金奖;
3.公司主要荣誉
2007年8月获得使用汝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
2009年7月被中国教育学会授予“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
2010年首届中国(国际)汝瓷节特殊贡献单位;
2010年荣获“河南省最佳企业”称号等。
2011年9月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示范基地”
2012年7月25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廷怀汝瓷产品设计开发合作研究室挂牌成立。
2012年9月成立“省文物复仿制品研究开发基地”
2012年12月成立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
2014年12月成立河南省玉青白胎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5年1月荣获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荣誉称号。
2017年4月被授予“2017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世博会中国馆指定礼品供应商”
2018年5月中国·健康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在“廷怀窑”成立“廷怀窑健康养生杯绿色基地”。“活态瓷”被中国健康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认证为中国大健康产品,已录入中国健康产业平台,国家技术监督总局为“廷怀窑”颁发中国健康产业追溯码2019年7月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授予“健康瓷传承研学基地”。
2019年10月,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授予“中国陶瓷品牌集群”首批成员单位。
三、一代宗师,爱心无限,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造福社会。
2008年作品“一号貔貅”在抗震救灾重建汶川名瓷名画慈善拍卖会以3.3万元成交全部捐赠。
2008年8月作品貔貅、珠宝古币炉及、清华大学盘、玉壶春、平型关大捷盘、八卦鼎等6件作品被英国珍宝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8年12月为河南省收藏协会第三次理事会制作奖品和纪念品。
2009年为上海中国森林公园建造了1760多平方米的廷怀汝瓷艺术馆捐赠作品200件;
2010年作品《荷花美人瓶、葵口洗、荷韵瓶》被湖南省醴陵市博物馆收藏;2010年作品“和谐中国瓶”被上海世博局收藏。2010年9月26日,汝瓷《天韵》、《福瑞长颈瓶》、《葫芦瓶》、《钟口盘》被汝瓷博物馆收藏。2010年9月为首届中国(国际)汝瓷文化节制作奖品和纪念品;
2011年10月作品“弦纹尊”捐献延安革命老区。河南省委等单位2011年“七一”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庆典制作奖品和纪念品;
2012年作品“福瓶”被法国巴黎卢浮宫永久收藏。2012年作品“中庸之道”被韩国木浦博物馆收藏。2012年12月给贵州赤水市双河镇小学义拍捐款8万元。
2015年5月为中央党校城镇化第55期培训班制作奖品和纪念品;
2017年7月,为汝州市夏店镇关帝庙村捐扶贫款10万元,助力夏店镇关帝庙村脱贫攻坚,解决了关帝庙村贫困户家庭生活环境改善中“六改一增”项目的资金困难。2017年10月为第六届中国曲艺节制作奖品和纪念品;
2018年为甘肃武山县博物馆捐赠汝窑工艺精品5件;
2018年9月7日,捐赠“楠氏物语”的弦纹樽以11万的价格成交,并作为慈善基金当场捐赠;
2019年为国家艺术馆捐赠10万元作品。
安排10名残疾人就业已培养成公司技术骨干,但从未向政府申请企业免税。


公司有136人,高级技术人员22人,18条生产线,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汝瓷“廷怀窑”店铺80多个。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发展规模大,发明专利多,获奖层次高,知名度提升快。
当今,在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文化事业大发展的背景下,艺术品收藏事业正越来越深入人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汝瓷的文化内涵得到了新的认知。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相关要求,汝瓷产业迎来十分难得的发展新机遇。在继承汝瓷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李廷怀秉承“传承经典、创新未来、为民造瓷、健康中国、完成使命”的“廷怀窑”发展精神,不断研发新工艺,推出新器型,走在汝瓷文化发展的前列,采取“产、学、研、游”相结合的一条龙服务的现代化商业模式,走大健康产业化发展道路,将使汝瓷文化绽放新的新机。
习总书记说,健康是每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基础。李廷怀坚持“为民造瓷”新理念,以绿色、健康、环保为基础,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用实际行动为民多造瓷,造好瓷,让廷怀窑玉青釉白胎瓷和“活态瓷”等汝瓷走进千家万户,把中国汝瓷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汝瓷,爱上汝瓷。祖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能够传承下去。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