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为宣传少林文化,创办了少林拳训练学院而广收门徒,传授少林武功,学院所培养的学生在河南省各种比赛中成绩不俗,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2003年,对于永增法师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在经历了少林生活与长期武术练习与授学之后,自幼仁善的他毅然把创办的正如火如荼的武校交于弟子管理,开始一心参禅,学习佛法。当有人问及法师为何做这样的选择时,永增法师说道:“在寺院里生活,每日听师父讲释迦牟尼本师与诸大菩萨的故事深受感动,而禅也是少林文化的一部分,达摩祖师所倡导的禅文化对中国文化有极深远的影响。想要更好的学习少林文化,了悟禅的大道,就必须要更专注和系统的去学习佛法知识和少林文化。”
2005年,在少林方丈释永信的推荐下,永增法师到中国著名的高级佛学院---杭州灵隐寺进行更加专业系统的学习。僧人在佛学院的学习艰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不光要学习世俗学校的文化内容,还要学习戒律、唯识、佛教、哲学、经济、清规、心理学及世界各类宗教知识等,所学科目达几十种,更要背诵生涩难懂的经文。在与永增法师的交流中,就可窥见其文化内涵与功底的不俗,各种诗词均信手拈来,经文通彻,记忆通达,没有半点故意显露,完全是自然而然的流露。问及为何有这么好的记忆,这么难懂的经书也可记的这么清楚时,永增法师笑道:“我们那会背经书都是面对着墙集中注意力的去背,无论背到哪里,但凡只要错一句,都要返回第一句开始从背。加之后续也要经常去读,没有哪种记忆真的是永远不忘的,关键还是要努力与刻苦。”这种精神与学习力让人心生敬佩,某种程度来讲,佛教也是一种教育事业,而需要做一个灵魂的导师,心灵的依靠,需要学习的和掌握的内容真非世俗一般可比。

2007年,永增法师回到少林寺,受比丘大戒。比丘戒也称大戒,即受戒者须具出家之相,剃除须发,披着袈裟,受戒后必须严守253条戒律,于一切境界中精勤修持,择善离恶。传戒师释惟贤大和尚,1920年出生于四川省蓬溪县,当代著名高僧、法门领袖、唯识学泰斗。著有《华严要义》、《法华要义》、《楞严大义》、《普贤行愿品讲要》等,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任、重庆佛教协会会长、重庆佛学院院长、重庆慈云寺方丈。在惟贤大和尚的主持下,永增法师有缘得受正法传承,为期一个月的戒期蒙受教诲获清净法身戒体。戒期圆满后,永增法师游历四方,传承、交流佛法,自利利他以戒为师。
2012年,为深入的体验佛法,永增法师发心闭关百日,经释永信方丈批准后,圆满闭关100天。闭关是修行者直接体验、体会心性的实修方法,严格说来,闭关以后才是真正的修行。不受外界影响,有一定闻、思的基础再去实修,这样才能称之为“闭关”。大乘佛法强调“即身成佛”,因此必须限期亲证实修。闭关必须长期持续不可间断,每日除短暂的睡眠外,其余时间全部用来修定,不容有一丝散乱,才可能成功。

永增法师说:“刚开始进入关房的时候还很轻松,打坐之余看看书写写字,进入20多天之后,开始感觉到孤独与无聊,很想找人说说话。但自己坚持告诉自己在修行,需要独立,要战胜自己。一个人自我修行的过程是很痛苦的,而要成长,就必须去承受这种痛苦的过程。逐渐的,自己知道自己痛苦,自己知道自己受罪,自己知道自己开心,自己还能知道自己还能知道也是一种享受。在闭关的过程中,得到的是升华的清净和深刻的人生感受,闭关对人生有很大的感悟,一个人要求自由,要求解脱,就必须要求超越。怎么超越呢?就是战胜自己,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是超越。”
“年年花开花又落,代代人来人不见,花亦非花人非人,轮回之外看轮回”这首《轮回》便是永增法师闭关所作,由此可见法师看透生死轮回之超脱的修行境界。法师的禅诗另外还有多首不逐一而品,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比如:

茶等水时,我在茶前;
水入茶时,吾在茶间;
茶在喉时,唯香存留;
茶与香际,何曾有我!
《非是非》
不是他人说是非,
难是是非非不闻。
是非是非是非事,
是是非非事事飞。

秋风拂响钟楼铃,
百衲素装叩祖庭。
悠然林间不舍去,
回首山中一片红。
《无题》
秋雨时漓漓,
探步佛前依。
徒然钟音止,
桂香不畏雨。
《朝五台山》
从这一山到那一峰,沿着秋色的路,踏着青石的阶;
我虔诚的朝拜;
从这一寺到那以庙,救苦救难,慈悲开导;
您度化着众生。
坐在大显通寺前,我感觉跟了您千年;
这灰砖,那柏树;
当鸽子飞出牢笼,您仿佛在赞叹;
这钟声,那佛号。
立北山顶上,冷风飕飕,白云做被;
礼宝殿尊前,人潮涌动,自心不乱。
回首,想念千年的故乡。
当下,化作至诚的礼拜。
《无题》
住一深山处修真,
揽两片云以作被,
邀三滴雨来洗尘,
悟四谛法而解脱。

2016年,由永增法师发起并主办的大型文化活动“书写佛法”全国结缘巡展,历时10个月,途径山东、安徽、浙江、江西、四川、甘肃、江苏、广东、海南、重庆、深圳等十几个省市地区,成功举办正式活动十一场,交流活动二十余场。“书写佛法”结缘巡展活动累计参加人数达数千人,得到上万有缘人支持与关注,并在活动中结缘法师书法作品数千副。
2017年,永增法师继续发起并主办大型文化活动“入禅之门”,全年途经江苏、辽宁、山东、四川、河北、重庆、江西、广东、湖南等地,共举办活动11场。并参与广西首届佛展、福建武夷山大红袍国际禅茶文化节等佛教文化交流活动。年度累计参与活动数千人,广结善缘,弘法利生。

法师弘法的足迹行至塞北、江南,除了在国内开展佛教文化交流活动外,永增法师先后到柬埔寨、意大利游历交流,传播佛教文化,弘扬大乘佛教的精髓。

除了擅长书法,在所见不到20平的房间内,还摆着各种茶具、瓷器,法师喜欢品茶,更是通晓茶道文化,对各类瓷器也相当有研究。交流中,法师自嘲的开玩笑道:当老师不好当啊,必须要学习各种知识,接触各种新事物。”出家并非我们想象中那么容易与清闲,佛教是我们很多人的信仰宗教,而法师属于我们信仰的心灵导师。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