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郭旭东、通讯员杨光)7月13日本文主人翁肖秀兰,来自贵州盘县,29岁的她招考考入贞丰县挽澜镇卫生院,成为一名基层医疗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她始终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服务群众,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在挽澜镇卫生院接手做免疫规划(儿童预防接种员)工作,同时兼顾传染病管理工作,在2106年5月至2017年3月期间挽澜镇辖区内肺结核病人服药率达到90%以上,因规范服药治愈的肺结核患者也达到90%,因她不是本地人,但是对病人的认真负责,被治愈的肺结核患者及家属亲切的称为远方的医生。可是这名被百姓喜爱的远方医生,怯在2017年4月底病倒了,其实在2017年3月她已经出现咳嗽,咳痰,午后低热等病症,领导多次劝其去大医院检查,正遇重大传染病相关工作的培训在贵阳开展,于是她把身体的不舒服抛之脑后继续前往贵阳进行传染病相关工作的学习一个星期。回来以后又忙于把培训学习到的传染病知识分享给医院同事及村级卫生室人员,继续卫生院全员培训,村级督导等工作。以至于2017年4月28日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经医院同事送的贞丰县人民医院检查,诊断结果为左侧肺结核,性结核胸膜炎,胸腔积水预计1000毫升。医生说如果早一个月就不会这么严重,现在要抽胸水必须住院,她被病逼回到家乡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而她还依然牵挂着她管理的三个肺结核阳性病人是否规律服药,多次打电话与患者叮嘱一定要好好吃药。更是千叮万嘱后来接手她传染病工作的同事,一定要按时去随访正在治疗的肺结核病人。电话里患者知道这个远方的医生因为一周一次与自己面对面的随访,被感染了肺结核,非常难过,而她怯乐观的说:“现在我和你们一起打打败病魔!一切都会好起来的”2018年3月她的父亲被诊断为肺癌复发,在贵州省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定于2018年3月21日行肺部切除术(开胸腔术)手术风险大。提前她就给领导交了请假条,切就在她准备去陪父亲手术的前一天,单位突然接到州级检查,她毅然抛弃小家顾了大家,放下了孝选择了忠。检查结束已经是她父亲手术后第三天,亲人们在电话里的不理解,而她却躲在角落里哭得像个孩子。她在朋友圈这样写到:“忠孝难两全,孝为小忠,忠为大孝,脱下白大褂我是父母的女儿,穿上白大褂我更是百姓的医生,守护百姓健康才对得起这一袭白衣”
2019年1月31日,贞丰县挽澜镇卫生院肖秀兰与挽澜镇板光村村医杨广茜,到板光村开展家庭医师随访服务,当服务到该村三组潘?兰老人家时,遇到该老人家属未在家,当天气温较低,潘?兰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征(即老年痴呆症)。


他乡婵娟圆又明,游子他乡倍思亲。
举杯邀月人成影,白发村头盼归人。
望子成龙女为凤,千叮万嘱孝为忠。
衣锦还乡会有时,二老已是白发翁。
忠孝仁义难以全,愿陪白鬓孝当先。
明月高挂与相伴,低头清泪嘴角咸。
原来她的母亲以为她会回去,而到她回家的必经路上等待她很久,而她还在工作岗位上努力着。2019年9月21日,肖秀兰带领团队到挽澜镇店子村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顺着崎岖的山路走了半个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到红稗坝组,遇到一位年迈的老人肩挑玉米艰难前行着,她迅速把手中的医疗箱交给同行的同事,与热情的跟老人交谈,便接过老人肩上的担子,帮助老人送到家中,在随行的路上与老人拉家常并宣传医疗健康扶贫政策、家庭医生签约等利民政策,送到老人家中后,老人千恩万谢,连口称赞肖秀兰是她见过的最好的医生,对人民群众像对待自己的亲人。
肖秀兰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带领公共卫生组工作人员及家庭医师签约团队,奔赴各村寨开展老年人体检、慢性病随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医疗健康扶贫政策等工作,村民看到她带领的医疗团队到来无不喜笑颜开。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