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四月以来,疫情反复无常牵挂着每个人的心。亮身份,下基层,走在前,办实事,已成为荥阳教育电视台“能力作风建设年”的一部分。我台共产党员王川莹同志已连续在市中医院无主楼疫情防控值班岗位工作了24小时,对进入小区的居民、车辆进行询问登记,扫码测体温,宣讲防疫政策,全力以赴把好社区居民健康关、隐患排查关,筑牢疫情“第一防线”。面对一些不配合的居民,他总是耐心细致地做着解释工作,告知居民疫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安抚着居民的情绪,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此次疫情,把党和政府的的关怀传递到群众心里。他和同志们一道恪尽职守,每天都在认认真真做着看似繁琐的工作。
在这次市中医院无主楼疫情防控值班时,他是第一个站出来参加的志愿者之一,他说,“我是党员,我先上”,“作为共产党员,我应该冲在前面”。朴实的语言,干练的作风,成为他在抗击疫情工作中留给大家最深刻的印象。他负责单位财务、党建、宣传和疫情防控等多方面的工作,的确很忙,可即便如此,他怕单位人手不够,交接班时出现差错,来的最早走的最晚。他忙碌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在本次疫情防范志愿者动员会上说过,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只有党员首先站出来、敢于冲上去,把职工带动起来、凝聚起来、组织起来,才能凝聚起强大的战疫洪流。

王书记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时刻惦记着单位值班人员的生活情况,主动作为,尽力创造条件为值班岗位的同志提供便利,在他的努力下值班人员中午吃饭问题得以解决,排除了同志们后顾之忧。他的行动,让单位职工感觉心里有底,增强大家共同抗击疫情的信心,群众都看在眼中、记在心里。
有天夜里,我和同伴正在市中医院无主楼疫情防控岗位值守,不一会儿,刮起来了大风,风越刮越大,刹那间,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天地顿时混沌起来。“叮铃铃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打过来,“是王书记的”,“高老师,今晚预报会有极端天气,你先查看一下周围有没有险情,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保护好个人安全……我马上就过去”。……肆虐的风好像要把“抗疫帐篷”吹走一般,我们刚把一端固定好,另一端又被大风吹开了。
正在举手无措的时候,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高老师、朱老师,我们先把帐篷里面的支架固定牢固”,是王老师来了!三个人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帐篷稳定下来。风停了,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在我们的一再催促下,王老师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暮色中,我们这才发现夜已经很深了。铃声是命令,但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心里时刻装着人民群众”的高尚情怀,是一名共产党员心系群众安危的为民风范。
面对疫情,他率先垂范,冲锋在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彰显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当担。
舍小家为大家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