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郑州慈善总会与郑州市音乐之光志愿服务中心联合启动“聆听世界·触摸光明”盲童救助慈善项目。郑州慈善总会累计为项目投入善款近200万元,来自全国各地数百名视障儿童得到专业的音乐教育。孩子们先后走上央视少儿春晚、星光大道、湖南卫视等大型舞台;参加“敦煌杯·上海”二胡大赛取得了斐然成绩,分别获得非职业儿童组金银铜奖、非职业少年组银奖、二胡重奏集体铜奖等多项荣誉;丰富的比赛和活动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孩子们的音乐技能,使其掌握了立足社会的一技之长,而且极大地增强了视障儿童群体的自信心,为其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就业搭建了桥梁。项目获第五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铜奖和社会创新项目百强称号;入选“大国攻坚 决胜2020”精准扶贫能力建设模式推荐案例。2023年,项目帮扶的李玉晗同学作为河南首位全盲高考考生,成功被河南艺术职业学院音乐表演(器乐方向)专业录取,成为项目培养的首位盲人大学生。


从13年开始,张宛桐便在李朝毅的热心教学中,接触到了先前从未接触过的音乐。一把小小的二胡,为年幼的她开启了一个更为明媚的充满光亮的新的旅程。第一次,当她触摸到那硬硬的琴弦,尝试波动它们发出或清脆或如泣如诉的音,寂静的音符忽然变成了一个个跳动的精灵,跳跃着到了她的心田上。那一刻,她感受到胸口瞬间涌动出的惊讶和感动的力量,带着她奔赴另一个崭新的多彩的世界。而这,也为她日后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与努力打开了一扇久违的向往之窗。


从简单的儿歌到复杂的民歌,从复杂的民歌到曲谱偏长的歌曲,在多种乐曲的学习中,在年复一年的坚持中,宛桐和海宁的音乐演奏技能也越来越醇熟。从开始的怯懦到后来的自信,每个不同的阶段,都有郑州慈善总会的大力支持和音乐之光志愿者的无私付出。他们陪伴着每一个信任音乐之光,来到音乐之光学习乐器演奏的孩子们,跋山涉水,风雨兼程。
十年后,当从音乐之光走出的第一个视障孩子李玉晗,参加普通高招考入音乐学院,并基于自身的努力学习在大学校园里演绎出别样精彩的人生,音乐之光的志愿者们,亦为之深觉感动和幸福。而十一年后,当刘海宁和张宛桐一样,因为卓越的音乐才华和演奏技能,通过层层选拔考入北京联合大学。音乐之光的志愿者们种下的爱心、奉献之种,亦在今日结出了更为鲜艳、饱满、甘甜的果实。“聆听世界·触摸光明”盲童救助慈善项目的实施,郑州慈善总会的十几年如一日的支持,音乐之光的孩子们才能持续坚守在音乐的领域,拥有并感受音乐带来的别样人生。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