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看非遗传承宣传片
王振北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他从放羊娃到非遗传承人的艺术之路。幼年辍学却痴迷绘画,木工生涯中与嵩山木雕结缘,三次拜师终得真传。他不仅复原古建筑木雕技艺,更成立嵩山木雕艺术研究所,开展理论研究、公益培训与文创开发,培养弟子60余人,推动“南有东阳,北有嵩山”的行业格局。其作品《天地魂》《道合景明》等融入传统符号与现代设计,屡获国家级奖项,并作为“郑州礼物”走向世界。王振北坦言:“传承不是守旧,而是让千年技艺活在当下。”他说,人生最难得的就是找准人生定位,找一件自己最喜欢的事,坚定的做下去,才能延续生命、留下曾经存在的一抹痕迹。


活动尾声,教研组还参观了非遗传承公益学习基地,看到种类反复的雕刀,王老师说:木雕工艺就是做减法,不断地去糟柏、留精华,才能打磨出一件件精品,人生亦应如是。
登封市教师发展中心美术教研员夏晓燕代表大家对王老师表示感谢,对其坚守初心、一力传承的精神表示赞扬,号召大家学习王老师专注、执着、细致、耐心、坚守、创新的匠人精神,并表示:“此次探访不仅是一次美育实践,更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结合的无限可能。未来将把嵩山木雕元素融入课堂,引导学生用色彩与线条传承文化基因。”
天地有正气,木上雕春秋。嵩山木雕,是镌刻在木纹里的中华文明密码,也是匠人代代相传的文化火种。登封市美术色彩教研组此次非遗探访,以艺术对话历史,在今后的美育教学中,尽力发掘本土资源、传递嵩山文化薪火,激发学生文化自信,更多人携手,共同守护“天地之中”的文化瑰宝,让非遗传承在新时代绽放异彩!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