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多元的,但在文明的交流中,有一种语言无需翻译,那就是瓷器——它跨越国界,超越语言,以形、色、光诉说着东方的智慧与美感。在中国众多瓷器中,又以汝瓷尤为典雅动人——雨过天青的色泽、温润如玉的釉光、若隐若现的冰裂纹……汝瓷以其独特的东方美学,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之一,悄然架起沟通中外文明的桥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廷怀
4月13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廷怀在接受河南国际传播中心记者采访时表示,汝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象征。“汝瓷曾走出国门,亮相多个重要国际场合,并频频出现在国际展会上,成为传递友谊的东方使者。对我而言,汝瓷最打动人心的,是其所蕴含的文化温度,那份沉静与悠远,仿佛穿越千年,跨越山海,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维度。”李廷怀说。

汝瓷龙头杯
一只杯子,如何走向国际舞台,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因为瓷杯虽小,却蕴藏着东方美学的灵韵与巧思,悄然间传递着中国文化的温度。“这个杯子的杯柄呈‘龙’形,因此被称为‘龙头杯’。杯身线条收放有致,寓意中华民族‘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博大胸襟;杯底采用‘三足鼎立’的设计,象征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根脉与历史智慧。整杯造型庄重典雅,含蓄沉稳。”李廷怀向记者介绍了“龙头杯”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不仅是“龙头杯”,“和谐中国瓶”“天圆地方杯”“仿古天平洗”等李廷怀烧制的汝瓷,屡次亮相国际重要场合,展示着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与风采。“‘和谐中国瓶’上刻有‘荷花’和‘螃蟹’,取‘荷蟹’(和谐)的谐音而得名。”李廷怀向记者讲述了另一件“国礼”——“和谐中国瓶”背后的故事。

汝瓷和谐中国瓶
“汝瓷之所以能够频繁亮相国际舞台,是因为它自诞生之日起便注定不凡。”李廷怀大师动情地说,作为宋代“五大名瓷”之首,汝瓷曾是北宋宫廷御用,烧制标准极高。金灭北宋后,汝窑随之消亡。汝瓷的烧制历史仅有约二十年,便因战乱而中断。由于其传世数量稀少,到南宋时,汝瓷已是珍品。自此,汝瓷技艺断代长达800年。尽管明清两代曾有人尝试仿制,但都未能成功。“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汝瓷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汝窑成功复烧。如今,这项精湛的技艺正悄然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化桥梁之一。”

汝瓷茶壶
“汝瓷之美,在于留白之境、内敛之韵,更蕴含着和平与共融的文化精神。它是一种超越语言的沟通方式,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深层价值。我们希望以瓷为媒,推动文明互鉴,促进心灵相通。”谈及汝瓷为何能频频亮相国际舞台,李廷怀告诉记者。

汝瓷主人杯
China(中国)的故事,亦是china(瓷器)的故事。汝瓷不以张扬夺目,而以“若隐若现”的冰裂纹传达中和之美,蕴藏着中华文明内敛含蓄的精神气质。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汝瓷在国际交流中频频亮相,成为跨越山河的美学共鸣,呈现着中华文化的独特表达。它所承载的,不只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自信的流露。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