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仓 超 通讯员顾君义 焦巧芳)登封报道:四月的嵩山,天蓝风清,阳光和煦,草木葳蕤,百花芬芳。2025年4月26日上午9点,登封市作家协会一行15人在顾君义主席带领下,走进位于嵩阳街道崇福路社区居委会嵩山木雕展示传习馆,开始了以“探寻非遗嵩山木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采风活动。通过专访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振北老师,深入挖掘了这一传统技艺的历史脉络与文化精髓,见证了嵩山木雕艺术在当代的守正创新。木屑中飘扬着智者的灵光,每一件珍品背后都蕴含着创作者的匠心独运。王振北老师是登封市政协委员,登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郑州市十大文化人物,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嵩山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在他引导和介绍下,采风团参观了嵩山木雕展示传习馆陈列的上百件木雕珍品。
走近这些美仑美奂的艺术作品,一阵阵原木的清香味扑面而来,沁人心脾。它没有花香的浓郁,却带着来自历史深处的古雅韵味。展览馆里的每件作品,在王老师刀下,栩栩如生,活龙活现。作品从历史人物到神话传说,从龙凤异兽到花鸟鱼虫,从荷花香草到梅竹松柏等,内容丰富多样。这些作品运用阴雕、阳雕、浅浮雕和线雕等技法,采用比喻、象征、借代等艺术形式,赋予无声的木头以深刻的灵魂,承载了王振北老师爱党爱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展显了嵩山木雕雍容华贵与浪漫飘逸、融精细华美与质朴简洁为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每一刀都满载着对艺术的执着,每一件木雕的夺目光华中都深藏着传统文化的基因。
据王振北老师介绍,嵩山木雕始于先秦,历经千年风雨,代代传承。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工匠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对美的执着追求,在木材上雕琢出精美的图案,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王振北老师说,嵩山木雕艺术是在悠久深奥的嵩山文化孕育下而产生的。中岳嵩山位于天地之中,有“中华民族的父亲山"之称,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这里历史绵长,三教荟萃,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留存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嵩山木雕艺术作为中原地区独特的文化艺术,集南北之精华,融合了多个门派的技法与表现形式,在刀法和技法上别具匠心、独树一帜,从而成为嵩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位于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受地理环境、历史建筑文化、礼制宗教文化等社会状况的影响,历经东汉、北魏、唐五代、宋、金、元、明、清、民国多个朝代,有着近2000年的历史,其时间跨度最长、保存种类之多之完整之系统、历史文化内涵之丰富,举世罕见。它为嵩山木雕的技艺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从而使嵩山木雕艺术在这些历史建筑群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每一道纹路都是历史的切片,每一次创作都在表达我的心声。”王振北老师指着为纪念建国50周年而创作的木雕作品《腾辉》和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而创作主题木雕《成就百年》深情地说,“嵩山木雕艺术在当代之所以能够发扬广大,我们应该感谢嵩山优秀传统文化的滋润,更应该感谢我们伟大的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性的让传统文化艺术复兴进入新时代!”上午11点,统一到嵩山木雕艺术研究所门口合影留念。活动结束时,登封作协主席顾君义对王振北老师的精彩讲解表达了真挚的感谢,对王振北对嵩山木雕艺术做出的杰出贡献表达了深深的敬意。他说:"一切的艺术都是相通的,一切艺术成就的取得都蕴含着创作者的心血、智慧、思想与审美意识。王振北主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继承中求突破的创新意识以及满腔真挚的爱党情怀,都是登封作协每个成员应该借鉴、学习与发扬的。愿我们今天来参观的每一位作家要像王振北先生一样,用笔记录新代的嵩山故事,传承嵩山丰厚的历史文化,写出一篇篇有灵魂有温度有高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