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航拍呈现的高空视角除了上帝之眼的指代外,在某种程度 上也带有潜在的“虚无主义”。萨特认为,人类意识的存在是人存在的本质,这意味着人与物的关系一旦中断,就会即刻归于虚无。劳动者身形渺渺,点缀于工作场 景中,从空中俯瞰,好似时间凝固起来后从常年劳作的历程中取下的样本或者切片,静静观之,如城市白领每天在格子间里的忙碌一般,所处的生产环境也仿佛框在 办公室无形的格子里,日复一日地、按部就班地在土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复杂精细社会下的劳动者个体与所依托物几乎融为一体,在生产链条上丧失了个体价值 与自由,来来回回,庸庸碌碌。
若是将游目高地发挥极致,这种视角下体会到的感觉类似于外太空者观察地球人忙碌的不知所然。若是再加上点 存在主义者的观点“人要是认识自己的存在,就会有恶心感”,因此,当眼睛的游戏变得出奇,视觉飞到高处时,这样一幅崭新的图景,若是呈现给“小人物”看, 会不会也让他们“眩晕”?